近日网友举报,吕梁市兴县村民刘某生的举报持续牵动关注——他直指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李东东,不仅有团伙抢劫的犯罪前科,更涉嫌通过改名换姓“洗白”身份,违规参军、入警,同时拖欠其20万元借款未还。目前,该举报仍无明确结论,而事件暴露出的“前科人员变身执法者”疑点,不禁让人联想到曾震动全国的孙小果案。
据刘某生陈述,被举报人李东东本名为孙东东,系兴县蔚汾镇孙家梁村人。2005年,孙东东因参与团伙抢劫被羁押于兴县看守所,并被依法判处刑罚。
令人费解的是,2006年刑满释放后,孙东东竟顺利更名为“李东东”,其犯罪记录随之“隐身”。更关键的是,改名当年,他便以“李东东”的全新身份报名参军;退伍后,又隐瞒真实过往通过审核,成功进入兴县公安系统,最终穿上警服成为刑警。刘某生表示,李东东的这段“特殊经历”,在其老家及周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从有抢劫前科的“孙东东”,到入伍参军的军人,再到执法者“刑警李东东”,这一系列身份的反常转变,核心疑问始终悬而未决:
- 是谁为刑满释放的孙东东违规办理改名手续,助其抹去犯罪记录?
- 参军、入警均有严格的政治审查,为何有“案底”的他能两次通过审核?
- 这背后是否存在公职人员徇私舞弊、权力寻租?
这让人极易联想到孙小果案的关键情节:1994年孙小果犯下强奸案后,其家人通过关系为其非法办理取保候审、保外就医;1998年被判死刑后,又通过运作促使案件再审改判,整个过程涉及多名公职人员徇私枉法、权钱交易,严重践踏司法公正。
如今李东东事件与之有着核心相似性——同样是有明确犯罪前科的人员,通过一系列“非常规操作”突破制度壁垒,甚至进入本应守护正义的执法系统。公众期待相关部门能以孙小果案的彻查态度为镜鉴,深入调查李东东身份“洗白”、违规入警的每一个环节,揪出背后可能存在的“保护伞”,彻底查清权力寻租的真相,给社会和举报人一个经得起检验的交代,绝不能让“孙小果式”的违法操作重现。
来源:百度
来源:百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