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惩戒 扫二维码看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相关视频 |
长期以来,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合理惩罚学生,引发了系列争议。
22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学生如出现违规违纪情形,教师可采取适当增加运动,不超过一节课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暂停或限制学生参加外出集体活动等惩戒,但是禁止实施击打、刺扎,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辱骂等。
老师可不可以惩罚学生?惩罚学生允许用什么样的方式?这些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采取点名批评、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
一般惩戒书面检查、面壁思过等
《规则》中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规则》还指出,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中基于教育目的与需要,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者以特定方式予以纠正,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职务行为。
那么,哪些方式的惩戒是被允许的呢?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规则》将教育惩戒权分为了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三类。
一般惩戒方面,《规则》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暂扣学生用以违反纪律、扰乱秩序或者违规携带的物品;课后留校教导;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学生扰乱课堂或者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教师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将学生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暂时隔离。教师对学生实施前款措施后,应当视情况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家长),要求家长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较重惩戒德育训导、家长陪读等
较重惩戒方面,《规则》提出,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现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教师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措施,并应当通知家长: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课程表以外的游览、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外出集体活动;承担校内公共服务任务;由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在学校设置的专门教育场所隔离反省或者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要求家长到校陪读;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严重惩戒纪律处分、限期转学等
严重惩戒方面,《规则》提出,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失范,屡教不改的,或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或者有欺凌同学、辱骂殴打教师等恶劣情节的,教师应当提请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惩戒: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由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安排专门的教育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辅导、矫治;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勒令退学或者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学生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的,学校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因违法、轻微犯罪行为但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建议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延伸
强制措施
暂扣危险品、报告公安机关等
强制措施方面,《规则》提出,教师发现学生携带、使用违规或者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予以制止、暂扣并通知家长,情况严重的,应当报告学校。暂扣的违规物品应当在适当时候交还学生家长。违法、危险物品应当予以没收或者报告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发现学生藏匿违法违规物品的,应当责令学生交出或者对其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等进行检查。学生行为损害公共财物或者他人物品的,应当依法予以恢复原状或者赔偿。
明令禁止
侵犯人格、“连坐”惩戒等
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行为;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行为;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因个人或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因个人情绪或者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其他侵害学生基本权利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师正当实施教育惩戒,因意外或者学生本人因素导致学生身心造成损害的,学校不得据此给予教师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
声音
老师松了口气,家长称可以理解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教师、家长、学生都针对教师的惩戒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教育部出台的这个《规则》,我们当老师的稍微松了口气。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有时候口气重了一点,孩子回去哭诉,家长都要来找老师“谈心”。平时在学校,只要学生不是太调皮,当老师的都尽量忍着。实在气极了罚个站,但其实没什么效果。并不是说当老师的一定要体罚学生才能教育好他们,但是在惩罚学生方面,现在的老师都有心理劣势。真的罚了学生,好像错的不是学生,是老师,导致老师面对问题学生只能“苦口婆心地说教”。——教师罗灵(化名)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都很严格。打手、罚站、罚跑、罚做卫生——感觉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些,也没给我们心理健康带来后遗症啊。反而对那几位特别严厉的老师印象深刻,到现在还能记住老师的名字。我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打79分,数学老师平时特别喜欢我,他叫我去办公室,扬手就给了我一个耳光,批评我不该考这么差。我第二次考试就考了97分。现在回想这些老师,一丝怨恨都没有,反而能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现在自己当了家长,只要老师的惩罚不过分,不是侮辱人格和虐待,作为家长都是可以理解的。
——家长林晓玲
我家儿子比较调皮,平时挨罚挨得不少,但也就是罚站、罚扫地、罚抄这些。我感觉没什么效果,搞多了孩子还越来越不以为然。现在的老师跟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相比,学历学识都高了很多,他们应该有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惩罚。
教育部虽然出台了这个政策,为教师惩戒正名,但我还是希望老师们少点惩罚,多点爱心和耐心。 ——家长向春云
我现在读初二,大家都正处于青春期,我们班有不少同学都挺叛逆的,经常把老师气得浑身发抖。可老师又不能体罚,最多就是严厉批评、叫家长,收效甚微。
最调皮的男生花样百出,老师没有合适的惩罚方式,目前已经放弃管教了。老师对他的冷漠,其实也很大程度刺激了他,变得更加调皮,这样一来仿佛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学生李成成(化名)
本报记者沈颢长沙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