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2号院居民 戴秉和(80岁)
我叫戴秉和,是解放路社区的居民。以前我和老伴吃饭经常是做一顿吃两三顿,因为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所以吃饭都是凑合着来。
现在我们西宁建了爱老幸福食堂,四菜一汤的标准不仅饭菜可口、卫生,价格更是亲民。我们80岁以上老人用餐政府还给补助,一顿饭只要8元钱,现在哪有这么便宜的四菜一汤?每天我和老伴都不用出门,解放路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人员就会准时将热乎的爱老饭菜送到家里来,党和政府的政策真的好,不然我们这么大的年纪腿脚不方便、子女不在一起住的老人,别说买菜做饭,下楼都是问题,党和政府能为我们老人考虑,也是给我们的子女们减轻了负担,他们可以安心的忙自己的工作,我们也开心,爱老幸福食堂让我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实习记者 严进芳 摄影报道)
爱老幸福食堂暖到我们心窝窝
新海桥社区居民 郭春莲(73岁)
我家住在金座威尼谷小区,距离海西路爱老幸福食堂150米左右。中午儿子、孙子都不回家,我一个人又不想做饭……所以这爱老幸福食堂真是温暖到我的心窝窝里了。
我不得不说海西路爱老幸福食堂真是办得好!食堂有牛肉面、炸酱面、臊子面……另外还有米饭炒菜,花样挺多、挑选余地挺大的。我在这里吃了快两个月了,总体感觉真是不错,饭菜卫生好、味道好、量还大,价格也挺实惠的,真是价廉饭美。像我这个老太太吃不完大师傅正常打给我的那个量,就让人家少打些,咱说啥也不能浪费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福利啊。另外,食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也真是没得说,我每天来吃午饭就跟在自己家吃饭一样开心。现如今党的政策实话是好啊,啥都超前替我们老年人考虑到了、准备好了,只等着我们去享受。
(记者 得舟 摄影报道)
爱老幸福食堂让全村人都受益
多巴镇黑嘴村老年之家卫生保健员 常立萍
“老人们把饭吃好了,身体好了,心情也就好了。”村里的老年之家搭建起爱老幸福食堂助餐点后,让村里的老人开心、子女省心,这是市委、市政府办的让全村人都受益的民生大事。以前,有些老人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带孙子孙女,经常是忙到下午还没吃午饭,也有些老人常年靠“开水馍馍”凑合。如今,村老年之家午间给老人们提供免费午餐,每天来老年之家用餐的老人有100多人。老年之家还为老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洗浴理发等综合服务。老年之家实行“年轻的照顾年老的,会做饭的当厨师,腿脚好的当保洁员,有文艺才能的当娱乐组织者、一日一餐齐动手”的互助互动互娱服务模式,让老人共同打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记者 徐顺凯 摄影报道)
社区老人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虎台街道医财巷西社区干部 李洪安
我们医财巷西社区开设爱老幸福食堂后,老人们说:“我们吃得好,大家有说有笑热闹得很,儿女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工作了。”
我们社区的独居老人、子女因工作忙等原因照顾不周的老人多,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买菜难、做饭愁、吃饭难,街道及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小区党支部、爱老幸福食堂配餐中心等,在两个小区建成爱老幸福食堂,周边10余个小区的老年人都可以来就近用餐,让老年人在家门口用餐,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老人们对食堂温馨的环境,荤素搭配适宜、软硬合适的饭菜很满意,体验到了幸福的味道,感受到了温暖。海晏花园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爱老幸福食堂建在这个小区党支部旁边,老人吃完饭在党支部活动阵地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畅谈幸福生活。
(记者 小王 摄影报道)
在食堂吃了3个月我胖了8斤
在食堂吃了3个月我胖了8斤
大堡子村村民 代义香(71岁)
“民逢盛世精神爽,党施恩泽乡村新。”这幅贴在大堡子村委会院里名叫“幸福佳苑”的爱老幸福食堂门口的对联,道出了村里老人吃在食堂、乐在食堂、感恩于食堂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娃娃们都打工去了,天黑了才回家。白天就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到了中午,熬茶就着馍馍吃上点。自从有了爱老幸福食堂,在这儿吃了三个多月,因为饭菜做得香,还能和大家伙一块儿唠家常聊趣闻,我都胖了8斤了!”71岁的村民代义香高兴地说,爱老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给老人带来了精神慰藉。2019年10月份,大堡子村“幸福佳苑”的爱老幸福食堂开办,受到了当地村民的青睐,既解决了农村老人吃饭的问题,又进一步活跃和丰富了当地农村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
(记者 宁亚琴 摄影报道)
这顿午饭让我感受到了关爱
这顿午饭让我感受到了关爱
仓门街街道石坡街社区居民 李香蒲(82岁)
“在爱老幸福食堂吃午饭,不仅花钱少吃得好,而且使邻里之间走得更近了。”自从城中区仓门街街道石坡街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爱老幸福食堂开设后,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午饭问题,还让更多的老人互相有了照应。
82岁的李香蒲家中有四个儿女,其中三个都在外地,虽然小儿子与自己都生活在西宁,但是平时工作比较忙,不能每日都给母亲做午饭,李香蒲的午饭成了小儿子的一大心事。如今,有了爱老幸福食堂,这里一周的米、面都是交叉做,菜的品种也比较多,荤素搭配也比较合理,不仅解决了儿子的一大心事,也让平时足不出户的李香蒲,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这不仅仅是一顿午饭,而是每天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爱,感觉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李香蒲激动地说。
(记者 悠然 摄影报道)
送上门的热乎饭带着融融暖意
送上门的热乎饭带着融融暖意
富民路社区爱老幸福食堂送餐员 胡斌
身穿红马甲、骑着电动车、带着送餐箱,将热腾腾的饭菜递到老人手中,这温情的一幕就是胡斌日常的工作,也是市委在推进爱老幸福食堂建设中,为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的周到服务,让这些老人足不出户,在家就能吃到“送上门”的热乎、可口饭菜。
每天11时40分左右,胡斌就开始装餐,然后骑上专用的电动送餐车送餐去了,车厢里是泡沫保温箱,统一的无菌餐盒都是专门定制的,再加上保温小棉被,保证饭菜两个小时也不会凉。12时不到,这顿饭就送到了富民路社区的顾奶奶家,此时离饭菜出锅不到20分钟。“我腿脚不方便,感谢政府为我安排送餐员,热腾腾的饭菜带着融融暖意,爱老幸福食堂配有的送餐服务让我过上了饭来张口的舒坦日子。”91岁的顾奶奶拉着胡斌的手幸福地说。 (记者 宁亚琴 摄影报道)
每一餐都透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每一餐都透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鸣翠柳小区居民 方亚男
爱老幸福食堂里的每一顿饭菜,都透露出浓浓的民生情怀,感谢党的好政策,更感谢市委主要领导时时刻刻为全市的老年人着想。爱老幸福食堂的投入运营,不仅让我们西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也解决了众多做儿女的后顾之忧,这是市委、市政府把民生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谈起爱老幸福食堂,方亚男表达不完的感激之意。由于工作原因,她长期奔波在外地,家中只有父亲一人,父亲吃不好饭成了她心中最大的烦事。去年6月,西宁爱老幸福食堂启动运营,她的父亲开始去南山路的“爱老幸福食堂”吃午饭。“每天的午餐荤素搭配,少盐少油,比我给爸爸做的饭都好。”方亚男说,这食堂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全心全意为老年人办的实事,也是为全市人民做的好事,“等我老了,我也可以去‘爱老幸福食堂’享受美食”。
(记者 徐顺凯 摄影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