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学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布局规划,切实将各类学校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进一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在城镇学校率先消灭旱厕,农村学校分年度完成旱厕改水厕工程。目前,市核心区逐步实行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分学段独立办学,平安区和乐都区逐步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和初中分开的办学模式。通过扎实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和无证园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我市将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取消全市所有小学附设学前班、教学点附设幼儿班。
同时,全面落实贫困家庭教育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普惠性民办园补助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充机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加大投入、优化布局、科学划片、落实招生制度改革等措施,在巩固基本均衡基础上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落实军人、烈士、引进人才等特殊群体子女入学优待政策,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
此外,通过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立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覆盖各年级、各学段、各学科、各专业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加大海东学习云资源平台的使用力度,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学校宽带接入率达到100%,乡镇及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到100%,数字化校园覆盖面达到10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